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旅游 >

广州市环境保护 “十一五”规划(6)

已阅读2021-01-05 06:50 来源:互联网新闻 编辑:佚名 分享:

推进工业节水。严格限制新上和引进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重点抓好火力发电、纺织印染、化工、造纸及纸制品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工作,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完善工业取水定额

推进工业节水。严格限制新上和引进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重点抓好火力发电、纺织印染、化工、造纸及纸制品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工作,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完善工业取水定额管理、用水计划考核等节约用水管理机制,创建一批节水型示范企业。争取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60%,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控制在80立方米以下。

推进城市节水。实施城市供水条例,加强非居民用水计划管理,实行用水阶梯式收费,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鼓励城市节水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加强对供水管网维修管理,降低管网水损耗率。推进分质供水、中水回用及雨水回收利用。争取到2010年,市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按户籍人口)控制在500升以下,其它城镇控制在350升以下。

推进农业节水。积极创建现代节水农业示范区,扩大节水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继续推进太阳能光伏水泵抽水、农业节水灌溉及设备的应用,推广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积极开展农业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将灌区节水改造及试点工作列入水利年度投资计划。

(4) 节约原材料,提高利用率

实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提倡鼓励使用再生材料。推进再生材料的循环利用。

减少包装材料过度使用,鼓励包装容器的重复使用,提高循环利用率。推行一次性塑料袋有偿使用,减少宾馆、旅业、餐饮业等行业一次性用品使用。落实鼓励发展散装水泥的政策措施,加大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的力度。

(5) 推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率

加强固体废物管理,推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全面推进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充分发挥水泥行业、建材行业以及城市建设工程利用粉煤灰、冶炼废渣、炉渣等工业固体废物的主体作用,积极研究拓宽利用方式。创建一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企业。2010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7%。抓好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废矿物油、含锌废物、含铜废物和废酸等危险废物回收利用,2010年实现工业危险废物利用率达到60%以上。

采用多种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按照垃圾性质分类送往生物综合厂、焚烧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危险废物处置场和生活垃圾填埋场,2008年前完成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回收网络建设,2010年前完成全市网络建设,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75%,生活垃圾利用率达到40%。

鼓励建筑垃圾和河道淤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利用建筑垃圾进行铺路、制砖等,至2010年使建筑垃圾利用率达到30%。推进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制砖综合利用项目,积极研究污泥堆肥等土地利用方式。

建设广州市社区回收、市场集散交易中心和综合利用处理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加强各类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发展规模化再生产业,显著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废纸重点发展用于生产再生纸的纸浆原料;废塑料主要生产塑料制品以及热能回收;废玻璃主要加工生产玻璃产品和建材制品;废橡胶和轮胎以制造再生粉、胶粉、热能利用为主;废金属加强回用、机械加工和回炉再造等。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系统,使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2010年收集率达到50%。建设广州市废旧电子电器综合处理中心,推行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处理市场化运营。加强报废汽车的回收管理工作。

发展新型生态农业模式,推进农村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物能循环再生型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生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工程,包括太阳能利用、农业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杆、稻壳、畜禽粪便等)资源化与能源化工程(如沼气工程)等。推进秸杆氨化、秸杆和粪便还田等的农田保育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推广节肥、节药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鼓励农用塑料回收利用。
 
    (二) 突出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

水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保障饮水安全是其中的首要任务。依法强化水污染防治,坚决取缔关闭威胁饮用水安全的污染企业,严肃查处危害群众饮水安全的违法排污行为。

1.优化配置水资源,严格保护饮用水源

依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年)、《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和《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结合广州市水环境功能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和新的水功能利用格局的分析,调整水环境功能区划与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合理优化广州市的供水格局。

结合广州市“南拓、北优、东进、西联”战略实施,在城市布局调整中,根据广州市南部、东部的水资源量较丰富且水质较好,西部、北部水资源较紧缺、水质较差的特点,引导城市人口、用水量大的行业向南部、东部发展,加大南洲水厂、新塘水厂和西洲水厂的供水,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积极开展西江、北江用水工程,增加西部、北部地区来水量。加快“两涌一河”工程,改善西部水源水质。为优化资源利用,提高供水安全,有利于水源的保护和管理,对全市水厂进行优化整合,重点加强对一批骨干水厂的保护和管理,逐步扩大市政供水网络范围,关闭不能满足要求的村镇水厂。逐步改善城市供水水源水质,加快城市供水管网的改造和扩建,推进饮用净水工程的建设。

建立统一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对现有的库坝、调蓄工程实施联合调度,进行供水能力挖潜,强化其城市供水与调蓄功能;在具备建库条件的地区,加强水库建设,扩大水库的调节功能。在城市中心区,通过河涌、人工湖的整治工程和引清调水工程,增加河湖的来水补充,恢复和保护河涌、湖泊的自然生态和景观。

以流溪河、沙湾水道和东江北干流等河段的水源保护区的综合整治为重点,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省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广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和涵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坚决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对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现有的违法设施、企业、建筑物、排污口等进行清理整顿。清理整顿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企业、畜禽养殖场、交易市场和饮食店,2010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包括准水源保护区)现有工业企业实现所有指标全面稳定达标并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严格控制饮用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两岸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到2010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相关标签:
精彩推荐Atlas

本站推荐

关于我们|广告报价|版权信息|免责声明|发展愿景|企业文化|招聘信息|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

 

Copyright © 2009-2099 时尚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川公网安备51172502000114号

 

蜀ICP备15028138号-6 作品独家供稿,转载就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