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旅游 >

广州市环境保护 “十一五”规划(17)

已阅读2021-01-05 06:50 来源:互联网新闻 编辑:佚名 分享:

建设广州市环境监控指挥中心,将执法系统、信访系统、在线监测、排污收费系统等模块有机整合起来,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进行全天候监控,对污染点源、面源以及突发性环境事件进行实时化、全方位的监、管、查

建设广州市环境监控指挥中心,将执法系统、信访系统、在线监测、排污收费系统等模块有机整合起来,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进行全天候监控,对污染点源、面源以及突发性环境事件进行实时化、全方位的监、管、查、控。

建设广州市环境监控中心南沙分中心、南沙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和番禺区环境自动监控及信息基地。建设帽峰山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在有条件的中心镇建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

推进重点污染企业污染排放在线监测工作,建立相应的实时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自动化监控手段,提高监测能力。纳入全面达标考核范围的企业、省控重点源及污水处理厂要优先安装污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排污量较大的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在建设的同时要配套安装污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加强对东、北、南部三大工业组团的环保监管。以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为核心,强化北部工业组团排污监控;对东部工业组团,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根本,重点抓电厂、石化等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控制;南部地区以实施高标准的环保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新污染。在强化重点企业排污监控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对三大工业组团污染面源实施全天候监控。

建立生态监测制度,加强生态监测的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监测手段的研究,构建城市生态安全监控体系,指导城市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

5.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的技术水平

以环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健全和完善环境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体系,整合环境信息资源,推进环保数据中心建设,实现环保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以综合信息门户建设为依托,以广州环境保护网站为政务公开的窗口,集成各类业务应用,提高业务办理的效率,实现“宣传型网站”向“服务型网站”的转变。加强环境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建立环境信息安全体系和环境信息CA认证中心,引入网络安全服务,制定完善的综合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防御能力。建立包括多种手段的环保通讯中心,提升环保系统办公人员的信息交互能力,满足业务工作不断增长的需要。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环境统计与排污申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污染源在线监测和排污收费、机动车排气监督管理数据库和数据传输网络等环境管理应用系统,逐步实现污染源动态管理。

实现环境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立完善全市污染源信息系统、面源和重点源在线监测系统、环保科技信息系统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指挥控制系统,提高环境污染监管能力。

6.充分发挥宣传教育、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

贯彻落实《全国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实现环境宣传教育行政、事业机构及人员分别独立设置,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大力推动环境宣传的各项工作。将环境宣传教育作为实现国家环保意志的重要措施,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提高市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重点抓好公众环境宣传、环保普法、环保岗位培训和学校环境教育。加强领导干部的环保宣教工作,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决策层的环境意识与环境决策水平。采取集中培训、渗透教育、印发宣传材料、街头宣传、深入企业及社区宣传的方式,大力开展公众的环境教育。 编制绿色消费的宣传资料,推进全社会对节水、节能的普及教育,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理念,倡导市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重点开展对农村及外来人口聚集地区的环保宣教,普及环保知识。

加强应对日益复杂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行动中的环保宣传工作,一是环境宣传部门的电视制作设备标准与省市电视台同步,且能适应应急事件发生采编的要求;二是加强应急宣传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精干、高效、业务素质高的宣教队伍。

在主流新闻媒介中开设环保专栏项目,完善新闻发布制度,使环境新闻成为主流新闻,宣传生态文明、弘扬环境文化,积极倡导环保、健康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充分发挥《珠江环境报》作为广州市及全省环保宣传的喉舌作用,打造华南地区最有影响的环保出版物,拓宽宣传面和受众面,让更多的人接受环保教育。电视宣教在进一步扩大宣传面的同时,要对重点环保工作进行事前提示、事后跟踪和总结的深入报道。

7.提高公众参与的深度与广度,鼓励市民参与环保建设

大力推进公众对环保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和完善重大环境保护事项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和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组织,提高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的水平。

在现有的公布环境质量状况的基础上,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等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重大决策和开发建设项目,实行公示或听证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逐步推进企业环保信息公开与企业环保表现评级制度,通过舆论与群众监督企业的环保行为,改进企业的环保工作。

建立机动车环保义务监督员工作制度。挑选我市当前部分举报冒黑烟车辆积极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经培训后聘请为机动车环保义务监督员,形成专业的举报队伍,借助公众的积极参与提高我市对机动车污染控制的管理能力。

继续做好“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绿满花城系列环保宣传活动和“两地五市”环保联合大行动,积极探索开展泛珠三角地区大城市环保宣传主题行动。

继续推进环境教育基地、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和环境友好企业等系列“创绿”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绿色学校创建比例,到2010年全市绿色学校达30%,环境教育普及率达100%,重点扶持15个国家表彰的“绿色学校”。

8.加强环境科研工作,健全环保技术支持与保障体系

建立环境规划科研支持体系、环境科研创新支持体系;建立和完善广州市环境保护技术支持系统,提出重点发展的环保技术、设备。整合环境保护科技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环保专家库的作用。完善环境科技管理机制,指导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发、应用环保新技术、新产品。

开展广州市环境安全战略研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研究等工作。开展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灰霾天气形成机理及预测预报方法和对策、机动车排放污染状况及综合控制措施、排污权交易、循环经济机制与实用技术、电子电器废物处置、光污染防治、河道与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建筑节能、太阳能利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持久性污染物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开展环保市场化政策研究,对环保市场化后的市场监管方式和监管依据、政府的政策引导、企业投资回报方式、市场管理操作程序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四) 发展壮大环保产业,使环保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关标签:
精彩推荐Atlas

本站推荐

关于我们|广告报价|版权信息|免责声明|发展愿景|企业文化|招聘信息|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

 

Copyright © 2009-2099 时尚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川公网安备51172502000114号

 

蜀ICP备15028138号-6 作品独家供稿,转载就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