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旅游 >

广州市环境保护 “十一五”规划(11)

已阅读2021-01-05 06:50 来源:互联网新闻 编辑:佚名 分享:

搞好重点工程和标志性建筑周围绿化。对56个亚运场馆、南沙开发区、大学城、科学城、生物岛、国际会展中心、新机场周边、新铁路客运站周边、珠江新城、白云新城、广州新城和金沙洲等新城区,高标准进行配套绿化建设

搞好重点工程和标志性建筑周围绿化。对56个亚运场馆、南沙开发区、大学城、科学城、生物岛、国际会展中心、新机场周边、新铁路客运站周边、珠江新城、白云新城、广州新城和金沙洲等新城区,高标准进行配套绿化建设,绿地率不低于40%。

抓好水系绿化景观带配套建设。结合珠江和河涌水系整治,配套建设绿化工程,将珠江两岸建设成为“江城一体”的滨水生活场所。其中珠江两岸绿化带不少于30米,河涌绿化带不少于6米。

完善城市中轴线、道路沿线、铁路沿线的绿化带建设。建设住宅区绿化工程,积极开展城市建筑的立体绿化建设。

建设和完善生态廊道。主要以“绿色亚运’’为核心,围绕“两大亚运轴”和“两大亚运赛场中心区”,建设各赛场和交通枢纽、运动员驻地及所经道路周边林带。重点完成珠江、沙湾水道以及城市主干道和过境交通要道的绿廊建设,生态廊道总长度达639.68公里,建设总面积3674.28公顷。

(2) 大力推进林区林带建设,形成城市生态防护屏障

在604平方公里以外的市域范围,规划建设绿地100平方公里,其中新增绿地61平方公里,改造升级39平方公里,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强大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

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与改造工程。对生态功能等级低的林分进行改造。在生态敏感地段,提高林分改造的要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面积2.97万公顷,其中1.35万公顷为通过人工补植等措施重点改造的林分,主要通过珍优用材林和竹林来实现, 其余1.62万公顷为封育的林分,重点完成帽峰山生态公益林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 “十一五”期末,全市的生态公益林面积保持15.94万公顷。重点工程包括:

水源涵养林林分改造: 主要是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林分质量,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强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减少水土流失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十一五”期间,全面启动和开展“广州市流溪河和增江河两岸林分改造”项目,2010年前完成流溪河、增江河两岸自然地形的第一层山脊以内地段以及两河流域上的中型水库周边自然地形中第一层山脊和平坦处500米范围内地段的林分改造任务。

生态风景林林分改造: 包括广惠高速公路增城段、广汕公路增城段、106国道从化段、花都区山前大道等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第一重山可视面的林分改造,主要是在道路两边500米范围以内进行风景林的建设。

建设新农村绿色家园。重点对近郊300个村庄进行 “一园、一带、一林网” 绿化建设,使村庄居民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计划每村建设一个供村民休闲的小游园,对宜林的沟渠、河涌建立农田防护林带,对每村的“四旁地”进行绿化。本次规划建设面积为125公顷。

风水林建设。对全市750片风水林进行修复和改造,建设面积为3000公顷,促进风水林自然演替和有效保护,减少暴雨和山体滑坡的危害;同时,结合科普、观光建设步行小道和防火通道。

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海堤基干林带建设。进行珠江口至南沙万顷沙90公里长、沿岸宽约100米的沿海基干防护林带、涌口治理林带建设,面积为310公顷。

建设工业园防护林区。在南沙万顷沙的石化工业区、钢铁工业区周边建立工业防护林区721公顷,其中石化工业区周边600公顷,钢铁工业区周边121公顷。

(3) 农田林网建设

加强农田林网建设,使广州市平原水网区的林网绿化率达到90%以上,成为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补充。“十一五”期间,在番禺和南沙平原水网区,沿村道、沟渠、河涌建设农田防护林带1125公里,面积450公顷;结合绿色通道建设,完成流溪河、增江河各支流沿岸平原区林带563公里,面积338公顷。

(4) 采石场生态修复

严格控制采石场规模,继续加强采石场生态修复工作,在2005年全面完成已关闭338个采石场的复绿基础上,2006年完成116个采石场的复绿,防治水土流失。

4. 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建设

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保护,制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建设与保护计划,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和《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技术规范》以及《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完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建设与保护规划,落实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规范其建设与保护以及维护管理工作。

(1)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保护

在“十一五”期间,强化现有陈禾洞和温泉两个自然保护区建设,新增五指山自然保护区。

陈禾洞自然保护区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设施建设、保护管理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温泉自然保护区在现有基础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设施建设。

为配合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继续推出白云区钟落潭镇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续建工作,完善野生动物救护配套设施。

(2) 森林公园建设

到“十一五”期末,使全市已批建的森林公园总数达到50个,面积达到76700公顷。其中,重点建设好流溪河、石门、帽峰山等国家、省市级和具有各自特色的16个森林公园,建设总面积为29826公顷,以景区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其余为一般性投资。

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的原则,将50个森林公园按照不同的区域和景观功能、特色进行分类,突出各自的建设重点,以点带面推进森林公园的建设。

从化以流溪河和石门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风云岭森林公园的建设为重点并带动其他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增城以大封门、白水寨、白江湖和蕉石岭四个森林公园的建设为重点;花都以王子山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北郊以帽峰山(续建)、天鹿湖、火炉山、龙洞和龙头山五个森林公园的建设为重点,使这五个彼此相近的森林公园在景区景点建设上有机地连为一体,打造一条具有特色的郊野生态旅游线路;南部则以滨海湿地建设为重点,建设好大夫山和滴水岩等森林公园。

(3) 风景名胜区建设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好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白云山风景区、芳村“千年花乡”生态旅游区、从化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莲花山旅游风景区、芙蓉嶂旅游度假区、九龙潭水上世界度假村、丹水坑风景旅游区,使之成为都市生态旅游基地。

5. 湿地保护

开展全市湿地资源本底调查,加强重点湿地的划定与保护,制定中长期湿地保护规划,提出保护对策与措施。重点编制沿海滩涂湿地和流溪河流域湿地的保护与建设规划,营造滨海和流溪河流域水绿生态网络。同时开展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提高湿地资源保护与建设水平。

湿地保护,关键在于提升湿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降解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对湿地保护,采取保护一部分,人工优化调控一部分,重置一部分的保护策略。

相关标签:
精彩推荐Atlas

本站推荐

关于我们|广告报价|版权信息|免责声明|发展愿景|企业文化|招聘信息|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

 

Copyright © 2009-2099 时尚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川公网安备51172502000114号

 

蜀ICP备15028138号-6 作品独家供稿,转载就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