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先生 >

现场演出生意变抢手了?BAT入局线下演出 醉翁之意不在酒?

已阅读2017-10-17 09:54 来源:互联网新闻 编辑:佚名 分享:

A5创业网是国内领先的创业资讯和服务平台,提供权威的创业资讯和精准的品牌营销服务。以创业融资动态、创业学院、产品经理、人物访谈为内容驱动,与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项目频道上线 你有项目来A5招商吧

  随着视频、直播平台的崛起,它们对内容的需求,也使得线下演出商们发现了传统盈利模式以外的新增长点。

  一个多月前,映客卖身宣亚国际,成为国内直播行业并购第一案。但我们今天要讲的,并不是一个直播的故事。

  这个周末在杭州,日本天后级歌手中岛美嘉开启了自己在中国的首场巡演。《我也曾想过一了百了》、《Glamorous Sky》《一色》.....一首首寄托着日音歌迷青春的歌曲响彻现场,不少人瞬间就泪目了,“Mika酱果然还是那么治愈”、“这样的歌声让我对这个世界怀有感动”。

  

现场演出生意变抢手了?BAT入局线下演出, 醉翁之意不在酒?

  也许已经有人注意到这次巡演背后的现场演出厂牌“尖叫现场”。从周笔畅、迪玛希到方大同、大张伟,全年80场左右的线下演出活动背后的推手,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多米股份。

  前段时间在映客与宣亚交易中,多米售出了其全部映客股份(14.59%),套现8.76亿。这家曾在互联网音乐发展初期凭借多米音乐拿下4亿用户、千万日活成绩的公司,目前正逐渐退出线上音乐版权战场,开始重点去做线下演出。

  多米音乐CEO卓玛甚至告诉娱乐资本论,线下Live的音乐演出会成为未来公司主要的盈利来源之一。除了票房收入,“尖叫现场”已经获得了中信银行信用卡一年近5000万的首席赞助,这还不是冠名的价格,而且周边产品收入的增长势头也相当不错。

  不止是多米音乐,Live演出市场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看好:聚橙网旗下的万有音乐系,著名音乐策划人李宏杰创立的野马现场,甚至是包括爱奇艺、腾讯等在内的主流视频平台都对这门生意有所打算。

  作为音乐行业最传统、盈利最明确的商业模式,Live演出正释放出更大的商业价值。到底是什么在改变着它,它又在悄然改变着什么?

  “线下演出对年轻人来说,更像是个必需品”

  时间退回两年前,创始人蒋大宽站在发布会的台上,对外介绍万有音乐系。

  他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聚橙网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做了54场、150场音乐演出后,终于决定将万有音乐系这个品牌独立出来公司化运营。那时,万有音乐系对2016年的目标是,400场巡演、8000万销售额。

  “去年最终应该是做了320多场,7700万左右的收入。今年现在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最终应该会在500场左右。”蒋大宽坐在桌子的另一边,对娱乐资本论解释道,音乐演出不像互联网,每年能够实现成倍甚至十几倍的增长,一场场演出下来,包括合同、场地、宣传售票、协调资源等,每场的工作量都十分巨大。

  同样是两年前,卓玛刚来到多米音乐任CEO。当时,多米内部有过一个讨论:是要坚持做线上,还是走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我之前在光线和优酷做了十三年的时间,我是不太擅长做线上的,然后去年一整年都在考虑我们未来要做什么,我们差不多在去年6月份的时候确定下来要做Live演出这件事情。”卓玛告诉娱乐资本论。

  作为中国音乐第一股的多米音乐,近三年来受累于版权大战,并未实现盈利,多米希望能凭借Live演出实现公司转型。“尖叫现场从今年5月开始到明年5月,多米会做大约80场这样的巡演。即使不算投资映客套现8亿的收入,今年争取能凭借这块儿让公司做到盈利。”

  不论是万有持续增长的演出数量,还是多米对于盈利的期待,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中小型音乐演出的空白市场。

  一方面,大型演唱会已经基本被传统势力瓜分完毕,想再挤进去十分困难。但很多刚起步、处于上升期的艺人虽然有市场、却缺少演出机会。简单来说,这是一块相对空白的市场。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正在崛起,他们对于演唱会和艺人更加分众的属性,也使得这个空白市场进一步扩大。

  

现场演出生意变抢手了?BAT入局线下演出, 醉翁之意不在酒?

  董贞古风现场

  “演出这种形式的线下娱乐方式,对于60、70后来说,是个奢侈品。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多像是个必需品,现在的演出的增量就体现在年轻人这个群体上。”蒋大宽说,今年万有在音乐类型上也做了调整,增加了年轻人喜欢的二次元、古风类型。“比如我们给董贞做了10场演出,卖得非常好,就是古风类型的尝试。”

  与此同时,这同样是培育初期艺人较好的一种方式。“如果将艺人用0到10分级,10是张学友,那我们做的一般是1-5这个级别的艺人。”蒋大宽解释说,他们处于演艺初期、上升期,一轮轮巡演做下来,将路人粉转化为核心粉丝,也就是一个艺人成长的过程。

  “其实这是两个双向服务,一个是服务艺人,一个是服务观众,艺人得满意,观众也得满意,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能赚到钱,这事就是成功。”

  线下演出的选人学问:大牌歌手担心跑调,二次元歌手卖票力MAX

  蒋大宽至今都记得,一次项目做砸的经历。那场演出在售票过程中就极其不顺利,离开演只剩十多天时,还只卖出几十张票。“一千多人的剧场,那真是很难看的。”

  “对项目的错误判断对我们打击还是挺大的。你以为这个艺人可以,从他的知名度、粉丝量、音乐品质来说都是平均水平之上的。当时想做他的一个成规模的巡演,款也付了、场地也定了、宣传也放出去了,但票就是卖不动。”蒋大宽回忆说。

  这种情况下,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艺人会怪你宣传不利,你自己这个项目也会赔。“那就只剩两个方法,一个就是讨论减场,这个事也得跟艺人商量。还有一个就是咬着牙办、认赔,这就是做演出的风险。”

  也因此,项目的选择是每家演出商都极其重视的一环。

  卓玛告诉娱乐资本论,多米在艺人选择上首先是会根据例如百度、豆瓣、微博以及一些垂直社区等平台上的粉丝热度、评论数,进行粉丝脱水后的评估,然后再根据自己在音乐行业里积累的经验去对艺人做判断。“做演出很多时候需要一种感性的判断,它的门槛是无形的。”

  另一方面,相对于大型演出的声光电多维度刺激,中小型演出更偏向于听觉体验,这也使得其对于艺人的唱功要求更高。“我就不说名字吧,有几个比较大牌的艺人我们研究了很久,非常担心他现场会跑调,最后没用。因为现场太近了,跑调很容易折损观众的观看体验。”

  “中小型的场地,不是所有的人都敢唱的。”卓玛说。

  在中小型演出市场上,万有聚焦在1000-2000人容量的剧场演出,而多米则主打3000-5000人容量的音乐现场。但他们都发现一个现象是,日系、或是与二次元相关的艺人,在中国市场具有超高的号召力。

相关标签: 醉翁之意不在酒?
精彩推荐Atlas

本站推荐

关于我们|广告报价|版权信息|免责声明|发展愿景|企业文化|招聘信息|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帮助

 

Copyright © 2009-2099 时尚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川公网安备51172502000114号

 

蜀ICP备15028138号-6 作品独家供稿,转载就注明出处